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所以古人又有一句名言说:&ldo;但在流传不在多&rdo;。比如诸葛亮的一生,并不以文章名世,当然是他的功业盖过了他的文章。而他的文章‐‐只有两篇《出师表》,不为文学而文学的写作,却成为千古名著,不但前无古人,也可说是后无来者,可以永远流传下去。他的文学修养这样高,并没有想成为一个文学家。从这一点我们也看到,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往往才具很高,如用之于文学,一定也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文学家。文章、道德、事功,本难兼备,责人不必太苛。
诸葛亮《出师表》外,留下来的都是短简,文体内容简练得很,一如他处事的简单谨慎,几句话,问题就解决了。看他传记里,孙权送他东西,他回信不过五六句话,把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就这么解决了。
这一篇《诫子书》,也充分表达了他儒家思想的修养。所以后人讲养性修身的道理,老实说都没有跳出诸葛亮的手掌心。后人把诸葛亮这封信上的思想,换上一件衣服,变成儒家的。所以这封信是非常有名的著作。他以这种文字说理,文学的境界非常高,组织非常美妙,都是对仗工整的句子。作诗的时候,春花对秋月,大陆对长空,很容易对,最怕是学术性、思想性的东西,对起来是很难的。结果,诸葛亮把这种思想文学化。后来八股文也是这样,先把题目标好,所谓破题,就是把主题的思想内涵的重心先表达出来。他教儿子以&ldo;静&rdo;来做学问,以&ldo;俭&rdo;修身,俭不只是节省用钱;自己的身体、精神也要保养,简单明了,一切干净利落,就是这个&ldo;俭&rdo;字。&ldo;非澹泊无以明志&rdo;,就是养德方面;&ldo;非宁静无以致远&rdo;,就是修身治学方面;&ldo;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rdo;是求学的道理;心境要宁静才能求学,才能要靠学问培养出来,有天才而没有学问修养,我们在孔子思想里也说过的,&ldo;学而不思,思而不学&rdo;的论点,和&ldo;才须学也&rdo;的道理是一样的。&ldo;非学无以广才&rdo;,纵然是天才,如没有学问,也不是伟大的天才。所以有天才,还要有广博的学问。学问哪里来的?求学来的,&ldo;非静无以成学&rdo;。连贯的层次,连续性的对仗句子。&ldo;慆慢则不能研精&rdo;,慆慢也就是&ldo;骄傲&rdo;的这个&ldo;骄&rdo;字。讲到这个&ldo;骄&rdo;字很有意思,我们中国人的修养,力戒骄傲,一点不敢骄傲。而且骄傲两个字是分开用的:没有内容而自以为了不起是骄,有内容而看不起人为傲,后来连起来用以骄傲。而中国文化的修养,不管有多大学问、多大权威,一骄傲就失败。所以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过&ldo;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rdo;一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学,有周公的成就,假如他犯了骄傲,和很吝啬不爱人的毛病,这个人就免谈了。
我们中国人,力戒骄傲,现在外国文化一来,&ldo;我有了他真值得骄傲&rdo;这类的话,就非常流行,视骄傲为好事情,这是根据外国文字翻译错了,把骄傲当成好事。照中国文化规规矩矩翻译,应该是&ldo;欣慰&rdo;就对了。这是几十年来翻译过来的东西,将错就错,积非成是,一下子没办法改的地方。但是,为了将来维护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是要想办法的。有许多错误的东西,都要慢慢改,转移这个社会风气才是对的。这是说到慆慢所引出来的。
再回到本文&ldo;慆慢则不能研精&rdo;,慆就是自满,慢就是自以为对。主观太强,那么求学问就不能研精。&ldo;险躁则不能理性&rdo;,为什么用&ldo;险躁&rdo;?人做事情,都喜欢占便宜走捷径,走捷径的事就会行险侥幸,这是最容易犯的毛病。尤其是年轻人,暴躁、急性子,就不能理性。&ldo;年与时驰,意与日去&rdo;,这个地方,有些本子是&ldo;志&rdo;字,而不是&ldo;意&rdo;字,大概&ldo;意&rdo;字才对,还是把它改过来。‐‐年龄跟着时间过去了,三十一岁就不是三十岁的讲法,三十二岁也不同于三十一岁了。人的思想又跟着年龄在变。&ldo;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rdo;少年不努力,等到中年后悔,已经没有法子了。
看诸葛亮这篇《诫子书》,同他作人的风格一样,什么东西都简单明了。这道理用之于为政,就是孔子所说的&ldo;简&rdo;;用以持身,就是本文所说的&ldo;俭&rdo;。但是文学的修养,只是学问的一种附庸,这是作学问要特别注意的。由历史文化谈到诸葛亮的学养,到此告一段落,现在再继续原文。
孔子的换心术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
以忠。
这个问题,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就牵涉到政治思想,也可以说是政治的作法,简明一点就叫政治领导术。鲁定公所问的,是领导术或领导的方法,而孔子答复他的,是领导的道德,撇开了鲁定公所问的方法。换言之,乃是在驳鲁定公。认为用方法‐‐手段‐‐是错误的,所谓领导应该是以&ldo;德&rdo;领导人。从什么地方可看出孔子这种意思来呢?就在这&ldo;君使臣,臣事君&rdo;两句话中的&ldo;使&rdo;字。我们知道鲁定公是个诸侯,以一个&ldo;王者&rdo;‐‐这是随便借用一个头衔来形容的‐‐之尊问孔子,孔子当然也尊重他。鲁定公问,假使一个帝王领导人,该怎样去指挥下面的干部?相对的,一个忠贞的干部,对于领导人,又应该用什么方法理事及自处?鲁定公当然问得很客气,很婉转。而孔子则用两句话,解答了鲁定公这两个对立的问题‐‐&ldo;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rdo;我们中国文化讲孝道,但孝道也是相对的,&ldo;父慈子孝,兄友弟恭&rdo;,父母付出了爱心的教养,才有子女孝道的反哺,两者是对立的。忠也是一样,就如孔子的话,上面对下面以礼,礼敬‐‐也是爱的一种形态,等于父母爱子女的爱心。这种礼义德业的流行,道德的风行,则下面对上面自然就敬而忠了。所以这种君臣的上下关系是建立在道德上,不是建立在手段上,两句话就答复了鲁定公的问题。
有些人看了老子的两句话,认为对于忠孝的观念,老子和孔子是持相反意见的。其实不然,只是表达的方法不同而已。老子说:&ldo;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rdo;在表面上误解了这两句话,好像老子是反对孝、反对忠的。其实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一个不和的问题家庭中,有几个孩子,其中一个最乖的,于是人们便说这个儿子才是孝子,拚命地标榜他,而忘记了基本上&ldo;家庭不和&rdo;这个问题。一个家庭如果不出问题,个个都是孝子,何必特别标榜一个孝子?所以要六亲不和的时候,才看得出孩子的孝或父母的慈。至于&ldo;国家昏乱有忠臣&rdo;也是同样的道理。文天祥在宋朝亡国了,才表现出他的忠贞,假使宋代不到亡国的时候,就看不出文天祥对国家有如此尽忠,虽然文天祥仍是忠心耿耿,但是没有那种成仁的表现机会。因此我们对历史、对国家,并不希望常常有文天祥那样的情形出现,而希望国家能长治久安。所以用白话来说老子这两句话,加上一个&ldo;才&rdo;字,成为&ldo;六亲不和才有孝子,国家昏乱才有忠臣。&rdo;那么就可以知道老子并不是反对忠、孝了。假如在一个团体中,我们说某某人是好人,那么其他都是坏人了吗?希望全体都是好人,无所谓谁好谁坏,这就最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完美偶像 爱有余温,唯情可存 废柴美人每天都在崩人设 给我乖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怀崽后,沙雕霸总非要和我结婚 重生之科技兴国 我在等风也等你 毒医农女之田园太子妃 重生八零小富婆 穿越农家之妃惹王爷 掌上娇宠[重生] 被抱错的姐姐回来之后 同居拍档 慵来妆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老公是个女儿奴[穿书] 神医无双 位面商城:我靠囤货成了团宠 第一神相[娱乐圈]
关于辣手医妃王爷轻点宠医武世家大小姐陈静瑶穿越了,开局就要嫁给傻子,一个柔弱的娘,一个肺痨的爹,还有两个干巴瘦的小豆丁,还有一群极品亲戚整天找茬。群狼环伺,陈静瑶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第一,谁逼她嫁傻子她就把他们打成傻子,第二,这穷日子得变变。却不想发家致富虐渣路突然多出个腹黑王爷,王妃,你这目标得改改,嫁嫁嫁给本王才是长久之计!...
从曾经的光辉顶端坠入深谷,度过彷彿梦境般浑浑噩噩的一年,游紫翊拾回记忆重回神之幻境。然而,景物依旧,人事全非。信任的人背离而去,最终守候在她身边的,却是过往针锋相对的劲敌。「飞...
我叫吴皇,原本只是一个平凡的华裔,直到最近开始做一些古怪的梦,看到一些奇怪的画面。在梦里,我总能看到两个双胞胎在打球,甚至还有些少儿不宜的内容。最为离奇的是,每次做这种奇怪的梦,我的篮球天赋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2008年的秋季,一段新的征程开始了...
...
上辈子的苏文月因为贪慕虚荣,抛夫弃子最后落得个被主母诬陷打死的下场,腹中三个月大的胎儿也随她一起变成一摊血水,而那个被她看不起的农家汉子却借着乱世之机一步一步踏上了青云路,成了大名朝位高权重的宰相。苏文月在悔恨中死去,再次醒来却发现自己回到了刚刚嫁入韩家的时候,破旧的土胚屋里喜气洋洋,红烛高照,那个曾经被她抛弃过的...
死亡如风,灾厄随行!当我戴起王冠之时永不低头!穿越而来的歌德面对着短短一个月内祖父病亡父母叔叔姑姑堂弟们全部失踪,债台高筑,且下一个就是他的糟糕境地不由嘴角浮现狞笑,准备干翻一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灾厄之冠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